2025年红木家具运到海外丢了?法院提醒防范跨国物流风险2025年

随着移民国外和海归回流等活动不断增多,个人大件物品的跨国物流业务也日益发展。部分传统的货运代理、运输公司陆续开始承接个人物品跨国托运业务,“国际搬家”业务逐渐成为很多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然而,这类业务由于涉及到国际承运方,手续复杂、环节繁多,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风险。近年来,上海海事法院已受理多起因个人大件物品跨境运输而产生的纠纷,且逐年呈多发趋势。
在一起因“国际搬家”引发的纠纷中,原告韩某诉称,其委托被告上海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从新加坡至济南运送自用家具。货物经海运至上海后,因某运输代理公司操作失误导致丢失。协商不成的情况下,韩某将物流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物流公司及第三人运输代理公司连带赔偿损失人民币45万余元,并退还运费人民币5万余元。
对此,原告提供了微信聊天记录、货物清单、家具原始照片等证据,以证明家具的价值和打包运输情况。有意思的是,运输代理公司提供的进口海关关税凭证却显示这批家具的进口税金总和仅为人民币894元,所有商品的总体完税价格仅为人民币4700元。原、被告双方在对家具的具体货值上各执一词。
在另一起因搬家到国外而引发的纠纷中,陈某委托上海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运送自用红木家具至国外,双方通过微信就运输事宜进行协商。之后,物流公司上门取货,仅约定每立方米人民币2100元的费用,却未当场测量货物体积。翌日,双方签订了运输合同,但依然未确认货物体积。随后物流公司通过微信告知货物体积数为23立方米,陈某心存疑虑,赶往仓库欲实地测量时发现家具已转运至其他仓库装箱待运。双方再次约定陈某可择日另行前往测量体积,但陈某因故未前往测量。后双方协商,先行运送货物,待送至国外指定地点后再行测量体积。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第二届中国(台山)传统家具文化节盛大开幕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