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红木家具

王柯红木家具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红木家具 > 红木资讯 >

2025年顺义小村木雕技艺树品牌2025年

2025-07-25 王柯红木家具

老艺人与徒弟交流雕刻手法

6月21日,北京顺义区大孙各庄镇薛庄村举办了村里有史以来第一次文化艺术节。艺术节的主角是“薛庄木雕”,展出的木雕作品,全部是本村人用京郊燕山山脉上常见的“麻梨子疙瘩”一刀一刀雕琢而成的。当年,薛庄村村民凭着一手木雕技艺,在收藏界闯出了自己的名堂;今后,怎么让后辈们把这个手艺传承下去,成了村里老一辈如今最操心的事情。

小小的村委会大院里,全村45户从事雕刻的小作坊各设了一个 “展台”,带着星星点点花纹或曲线花纹的木料,随形就势,或是雕成《马上封侯》、《猴戏蟹》等工艺摆件,或是做成烟斗、笔筒等实用器具。随手拿起一件荷叶摆件,略略卷曲的荷叶,薄薄地在掌心铺开,轻巧的布局竟有国画般淡然的意蕴。另一个展台上,一位村里的手艺人展出了20年前雕刻的兔子手串,12只形态各异的兔子串成一串,灵动可爱。

别看村里人多擅雕刻,可这门手艺在薛庄村不过只有40多年的历史。听村里的老人讲,“文革”期间,北京大学历史系一位名叫赵润灵的教授下放此地,此人颇有些美术基础,又在北京工艺品公司有点儿“门路”,便热心地组织村民边学边生产,由此开创了“薛庄木雕”的历史。

如今,不大的村子里有145位雕刻好手,45户人家开了自己的雕刻作坊,小作坊的年收入少说10万元,多了能超过30万元。他们中绝大多数还在潘家园旧货市场拥有固定摊位。就说前天展出的这些小摆件,随便一个就可以在市场里叫价上千元。

可是提起自己的手艺,村子里上了年纪的老一辈更多的却是发愁。

61岁老艺人李秀松从17岁起就跟着赵润灵学木雕,四十多年的从艺生涯中,他雕过桃核、江龙子,也雕过枣木、梨木。老人说,自己手中的料一变再变,只因为越来越多的雕刻材质被机器所替代,让他和村里的同辈手艺人只得一退再退。“十多年前雕枣木珠子的时候,我带着30个人雕一天才能雕出一包珠子,这一包才卖200元。可机器一上,这一天想雕多少雕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