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红木家具

王柯红木家具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红木家具 > 红木资讯 >

2025年湖北木雕《清明上河图》获工艺美术最高奖2025年

2025-07-25 王柯红木家具

万正兰和她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万正兰和她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近日揭晓的“2025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万正兰创作的木雕《清明上河图》摘得金奖。这是湖北省木雕作品首次夺得全国工艺美术最高奖。

昨日,记者在位于武昌青菱乡的万正兰工作室内见到这件作品。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最精彩的“虹桥”画面,被雕刻在一块长70厘米、高36厘米的木头上,景致栩栩如生,人物达200多个。

令记者称奇的是,木雕边框平面在光的反射下,发出条条金丝般的光泽。方正兰透露,这块木头是一块金丝楠木。木料来自四川,由挖煤人在地下发现,当时是一整棵直径达1.5米的大树,在地下“沉睡”了数千年。据说,这种楠木至少存放500年以上,才能发出金丝光泽,所以被称作金丝楠木。

万正兰告诉记者,《清明上河图》原画数米长,限于材料,她只能选取局部加以呈现。这件木雕按原作大小创作,从制作泥塑模型,到最后完成,花了3年。“木雕不同泥塑,错一点都无法重来。大到泊船、酒坊、房屋,小到一只驴,雕刻时不能有丝毫差错。”万正兰说。

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76岁的邓道航老人是万正兰的师傅。她介绍,这件获奖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木雕技艺中的浮雕、镂空雕“绝活”,“刻”进木头的最深处达4.5厘米,而这块金丝楠木的厚度仅5厘米,雕刻时如履薄冰,其难度可想而知。

据了解,湖北木雕技艺沿袭自楚汉时期的彩漆、金漆神像木雕,传承了数千年,其传统技艺主要分为浮雕、镂空雕、圆雕(立体雕)及线刻4类。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日益式微。近年来,以武汉木雕为代表的湖北木雕开始向江浙学习,使用湖北出产的黄杨木,以神话人物、历史人物及喜气吉祥物为题材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