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红木制品标称混乱或因有利可图2025年

根据有关规定,红木家具产品上必须标注树种名称,但是市场上混淆不清的“红木”叫法以及不正规的材质说明,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混乱。专家表示,消费者除了自学一些红木常识外,购物时也要注意商家的产品标示是否清晰。消费者应少听故事、多学知识,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商家“红木”概念不清
去年实施的新《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国标规定,红木家具必须标明树种名称。但近日,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在古玩城等非专业家居卖场购买红木家具时,红木家具名称混乱、材质多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市的多家古玩城发现,售卖红木家具、红木制品的品牌并不少,但无论是商家介绍还是材质标称都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记者看到,多家经营家具的店面,其材质多标榜“红木”。据了解,这个区域卖红木家具的店很多,材质很杂,有的是红酸枝、花梨,有的是巴西檀木、“臭檀”等,有部分不算是红木。
据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介绍:“历史上并没有‘红木’一词的记录,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报刊和书本上,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当时有人发现,凡是紫檀、黑酸枝、白酸枝、乌木、鸡翅木、花梨木等这些硬木木质内均为红色,于是笼而统之称呼为‘红木’。”在2000年,国标《红木》(GB/T18107-2000)颁布实施,便为“红木”正名,规定了5属8类33种木材为红木,包括熟悉的“交趾黄檀”、“降香黄檀”等。
红木制品多标“俗称”
记者在市场走访时发现,很多店主在介绍其家具产品时,虽然明确是红木产品,但是家具本身并没有按照国标《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配备“一卡一书一证”,完全靠店主的口头介绍。有些商家对自家经营的家具材料并不了解,有的虽然了解,也并不认可“5属8类33种”的说法。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重庆4吨乌木一夜间不翼而飞损失惨重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