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山红木家具何时不再“材料为王”?2025年

一句“专营大红酸枝”的广告,看似专门生产高档红木家具,其实还停留在“材料为王”的阶段。近日,在太兴家具文化周启动仪式上,一批专家学者为广东省中山市大涌红木家具企业把脉,他们认为,中山红木家具拥有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在行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品牌意识和产品创新还不够,只有告别“材料为王”树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材料为王”缺乏永续竞争力
走在大涌红木一条街上,类似“专营大红酸枝,经营酸枝、紫檀等高档红木家具”的字样到处可见,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陈宝光认为,这只能反映企业经营的是材料不错的红木家具,而不能说明企业经营的是高档家具或者品牌家具,也反映了这样的企业仍然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依然靠材料说话。
纵观一些红木家具企业,从杂木起步,积累了一些资金后开始经营紫檀、非洲酸枝,到企业做大后再经营大红酸枝、海南黄花梨等,但这些企业始终没有树立品牌的意识。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曹静楼认为,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在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建立了高档木材生产加工基地,为红木家具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保障,但是高档红木材料毕竟是有限的,一旦材料受限,这些企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如大红酸枝、黑酸枝、南美酸枝等木材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同时,这家企业可以买到的材料,其他企业同样可以买到,只是时间的问题,假如10家企业都生产大红酸枝红木家具,还以“专营大红酸枝”为广告,何来永续竞争力?因此,“材料为王”只是一时之举,绝对不是高瞻远瞩的企业家的终极目标。
同质化严重创新不够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山人,中山市文广新局局长郑集思对中山红木、灯饰和游戏游艺等产业已经观察多年,他除了肯定上述三大产业对中山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指出了红木家具行业中存相互抄袭、同质化竞争等不良现象。“因为没有个性,消费者进一家店就知道全中山1200家红木企业的产品款式,因为文化创意不够,21世纪的我们还不断模仿明清家具的模式。”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木雕专委会积极带动中国木雕城发展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