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红酸枝市场库存量难维持2-3年2025年

第16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大会,将大红酸枝(交趾黄檀)等5种红木升至为附录II,成为须“有进出口许可证或再出口证明书”方可进行贸易的树种,已于6月12日正式生效。此举目的是让国际交易不会危害到物种本身的延续。
上海航管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北方区总经理黄咏恒认为,随着大红酸枝进口受限制,势必会引发企业面临材料短缺的局面。鉴于此,他建议,红木家具企业要以做精品为己任,同时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应摒弃“唯材质论”,注重提高对家具形、神、艺方面的鉴赏。
大红酸枝等进口将受限制
今年3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下称“公约”)第十六届缔约国大会在泰国曼谷召开。会议确定的最新CITES管制物种附录共列入248种木材树种。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新增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微凹黄檀和伯利兹黄檀被提升到附录II。
据了解,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I的物种为须有“进出口许可证或再出口证明书”方可进行贸易。“自此红木原木的国际贸易管理将会更为严格。”黄咏恒说,在这些被升至附录II的红木树种中,交趾黄檀,即大红酸枝,最为市场所关注,究其原因是黄花梨等珍贵材料断层后,大红酸枝目前是活跃在红木舞台的主要树种。
大红酸枝主产老挝、柬埔寨、越南、泰国等国。目前由于过度砍伐,这些原产地的木材供应量已经缩减。随着大红酸枝被列为属于限制进出口的濒危树种,这一货源将会越来越少。
市场库存量难维持2-3年
“在国内市场上,大红酸枝木料的稀缺问题正进一步凸显。”黄咏恒说,相较两年前,今年的大红酸枝老料和大料都已经少了,从前不用的树根、树杈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非洲原木市场显得异常冷清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