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红木家具

王柯红木家具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红木家具 > 红木资讯 >

2025年花梨、紫檀家具的沧桑之路2025年

2025-07-25 王柯红木家具

一、从辉煌到毁灭

花梨紫檀家具历经二百年,成为中国家具史上一座高峰。但从当时的家具总量来讲,属于稀罕物。从他们的占有者来看,也不是小康人家的物件。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我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县衙参观时,那里陈列着一只榆木擦漆的四出头官帽椅,上面覆盖着黄缎子。相传老佛爷避外侮逃至祁县,县太爷慌了神,怕接驾不周触怒龙颜,召集富豪乡绅商议,有一位大富翁将此事揽过去,这样,一来有点闪失也不会降罪,二来借机还可沾点“皇气”。后来,老佛爷临走时赐其黄马褂以示褒奖。当时老佛爷就是坐在这样一张榆木椅子上,那椅子不一定是原物,但这件事却载入县志,也确实是个榆木椅子。祁县当时属海内巨富,那位财主又是祁县的头面人物,但凡能有黄花梨椅子他也不会让慈禧坐这个呀!看来,富和贵不是一码子事,大财主可以拥有千顷良田,十挂马车,却是一水的核桃木家具,而一脸破败相的贝勒府虽然日子已大不如前,可还是坐在黄花梨椅子上欣赏他的红点颏,躺在紫檀罗汉床上摆弄蝈蝈葫芦呢。

这些花梨、紫檀家具到解放时已是屡经劫难,偏偏又遭到那场史无前例的灭顶之灾,那是抄家,不是搬家,谁砸得越狠谁就越革命,顷刻间,凤毛麟角便成了劈柴一堆。

二、从继承到创新

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国内外贤达人士开始在民间悄悄寻找那些尸骨尚存的硬木家具,并物色有传统手艺的匠人帮忙修复,有不少家具行内的发达人士就是从修补、拼装、改制起家的。那个时代老百姓追求的还是三开门大衣柜、折叠圆桌椅呢。当更多的有心人萌生收藏古家具念头时,东西基本没有了。

商家的嗅觉是异常灵敏的,为迎合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求,一大批用新料加工再经过做旧的仿古家具应运而生了,当时还没形成市场,只是处于地下状态,由中间人牵线,悄悄地进行交易。那时候,南方或国外的优质木材既充足又价廉,可以挑着样儿的买,材料相对比较精到,而工匠呢,经过前一轮修复改制,对硬木家具的造型、结构、雕饰等传统手艺也摸出了门道,好歹销量也不是很大,可以很从容地进行每一道工序,力争做到更准确、更完美、更形似。至于做旧呢,完全是前一阵卖旧货得到的启发,也算一种惯性吧,当然,蒙了不少的“淘古”的人,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一种促销伎俩。现在回过头来看,做旧的那批东西,客观地说,除了工料都不错以外,还平添了一点沧桑感,诚然,再也不能当老得去卖就是了。这是上世纪末家具收藏的一个小小的过渡段,历时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