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媒:专家认为中国思维或将重塑红木资源2025年

彭博新闻社网站10月6日发表题为《中国保护物种的理念是正确的》的报道,记者是亚当・明特。文章称,中方法,对许多非洲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比很多西方环保主义者倡导的传统保护措施更可取。全文摘编如下:
从货币价值来看,世界上走私最严重的濒危物种不是大象或犀牛,而是红木,一种生长缓慢的热带硬木。
随着估值的螺旋式上升,热带森林遭到砍伐。设立保护区和贸易限制等传统保护措施都未能抑制需求或伐木。在其颇具争议的新书《红木:濒危物种的保护和全球中国的崛起》(以下简称《红木》)中,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助理教授安娜・莱克・朱(音)认为,中国重视植树造林和可持续利用自然的做法更有效。该模式目前正传播到东南亚和非洲热带地区。
亚当・明特问:在《红木》一书中,你描述了刺激红木需求的各种因素。“马达加斯加现象”指的是什么?
安娜・莱克・朱答:这一现象指的是贸易限制可能对提高贸易物种的价格所产生的影响。具体是指2025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实施的环境贸易限制,这些限制导致红木价格飙升,尤其是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红木。
问:而保护土地是另一种似乎会产生意想不到后果的措施。
答:在这一点上,西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模式强调的是保护区。这意味着将人们排除在某些地区之外,这样他们就不会砍伐树木或种植作物。基于我在这些保护区周围交谈过的人们,这些努力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强加的限制,而不是生活在该地区周围的人们所希望的。它影响了当地人对西方人的看法。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一周红木天下事:明代交椅上亿成交,刷新世界坐具拍卖纪录|第222期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