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坝下村传统木雕的发展历程2025年

坝下村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东南部,是“仙作”家具发源地和产销核心区,全村总人口7040人。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从事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生产和销售,目前全村共有工艺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亿,人均纯收入11500元。
作为莆田市新农村特色示范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村”之一,坝下村依托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努力探索适合坝下“幸福家园”的模式,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2025年,坝下村获得福建省海西十佳“魅力乡村”称号。
发展历程
走在长约10公里的工艺一条街上,仿古的建筑,古色古香的家具,传统式样的中华灯,感受的是古典韵味;500多间店面,统一的立面,整洁的环境,不见了“杂乱差”的店招店牌,也不见了蜘蛛网的缆线,取而代之的是散发着现代气息的城镇。
仿古正是坝下村产业特色。坝下村村支部书记黄良?告诉记者,坝下村人多地少,发展农业成不了气候。坝下富民之路,该如何走?坝下人将目光瞄准了传统木雕。
从清末开始,坝下的民间家具制作闻名遐迩。改革开放后,木雕行业开始兴起。上世纪90年代起,坝下仿古家具出现在市场。2000年之后,坝下木雕工艺品、古典家具产业突飞猛进。“这几年来,村里工艺企业产值每年基本都以1亿元速度增长,现在产值已经超过10亿元。如果说仙游县是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坝下村就是风向标,产量占全县四分之一。”黄良?说。
规模化,正是坝下村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如今,占地208亩的商贸城已经完成规划。黄良?说,届时商贸城新增五六百间店面,相当于再打造一条工艺一条街。
依托工艺品产业,85%以上的村民成了产业工人,让村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一组数据显示,全村八成以上的人办了社保,百分之百的村民办了医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梦想正照进现实。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全国50多家媒体高层深入中山大涌感受红木家具文化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