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红木家具

王柯红木家具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红木家具 > 红木资讯 >

2025年红木家具“新国标”或将推动行业洗牌2025年

2025-07-25 王柯红木家具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近几年红木家具投诉量激增,去年其受理的红木家具投诉量占全部家具类投诉的31.85%。记者日前从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获悉,新国标《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 28010~2025)将于8月1日正式颁布。与2000年颁布的国标《红木》(GB/T18107-2000)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要求每件红木家具必须配一张《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明示卡上详细注明红木家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命名和分类、主要尺寸、要求、质量明示、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等信息。消费者购买时,可仔细对照该卡片,若发现自己购买的红木家具“货不对板”,可将《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明示卡》作为申诉和索赔的证据,有利于消费者维权。

  红木家具鱼龙混杂

  记者在北京市区多家专卖红木家具的商场走访时发现,目前在售的红木家具,从外表及质感几乎感觉不到差异,仅凭肉眼也根本难以分辨,大部分还是根据销售人员的讲解而得知;而在红木家具专卖店内,关于家具的产品说明非常简洁,只有“商品标价签”,上面标着型号、产地、规格、品牌、等级等信息,而关于材质方面的介绍却很少。其实,红木并不是具体的一个树种,而是一类木材的统称,部分商户以统称替代具体树种,欺诈消费者。2000年颁布的《红木》国家标准规定,5属8类33个树种可以称为红木,但是市场上一些商户只明确到“类”这一级,不具体标明树种。以“红酸枝类”为例,商家只标明属于“红酸枝”红木家具,但是红酸枝下面的交趾黄檀、奥氏黄檀、赛州黄檀价格可以相差十倍以上,不懂行的消费者很可能被欺诈。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红木专业委员会专家介绍,“对于这些市场乱象,2000年首次制定的红木国标有些‘力不从心’。不同产地的同类树种质量和价格也有所不同,有的甚至差距很大。”新国标要求以产品主要使用木材的树种名称来命名红木家具,将杜绝商家以“红酸枝类”等统称来标注家具。

  基于利益的驱动,红木家具市场以次充好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一些初涉红木市场的人,抱着投资的心态来购买红木家具,但被骗的也不在少数。“造假的太多了,不懂行的根本分辨不了,有的红木家具只在表面部分使用紫檀,里面填充了其他树种;还有一些商家用红木包皮,里面填充杂木甚至水泥;有的用色泽、纹理与某种珍贵木材相近,但品质差、价格低廉的木材冒充高档红木;有的用容易混淆的名称来冒充珍贵红木木材,名为小叶紫檀,实为大叶紫檀或非洲紫檀,这价格就差得远了。”一位从事红木生意多年的王先生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据王先生透露,不少家具生产企业将普通木料与真红木混搭,表面用真红木皮,普通木料的用料比例在7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8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