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州香山古建木雕匠后继乏人2025年

从江南园林到北京故宫,从纽约明轩到新加坡蕴秀园,苏州古建筑业成就了一个个世界建筑辉煌,因此,“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于2025年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堆塑)、雕塑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假山)等古典建筑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技艺系统。其中,堆塑、砖雕、石雕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工种则绝大部分发展兴旺,唯独木雕这门技艺却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 这就如同一套精美的家具缺了一条桌子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与重视。
愿意学木雕的年轻人日渐减少
韩建贤是“香山帮”木雕“非遗”传承的“技能保有者”。他出身于木雕世家,从学徒工到创办“文心阁”木雕工作室,已在这一行当摸爬滚打了18 年。据韩建贤介绍,光福、胥口、临湖、金庭四地的古建木雕匠共100 余人,集中在自己公司的就有30 多人,但其中年轻人只有5 个,而且最年轻的也已经30 多岁了。当初和韩建贤一起学木雕的,坚持下来的只有十几人。
更令韩建贤忧虑的是,本地从事这一吃苦受累行业的年轻人日渐减少,现在公司的木雕工已有四成为外地人,不久以后,外地人会占据绝对优势。在香山帮所在地区,另外三家规模较大的木雕构件公司状况也相似。“也不是说外地工不好,只是很多外地人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来的,大多恒心不足,见着谁给的工资高就奔着谁去,有的只学了1 到2 年,仅学到了皮毛,就另谋出路了。”
韩建贤说,香山古建木雕是一门高深的技艺,培养一个技艺不错的木雕匠至少要“学三年帮三年”。如果现在招不到合适的苗子或者招的人来了就走,就意味着几年后香山古建木雕会出现严重的人才枯竭的问题。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耀祖介绍说,年轻人已经不想再做香山木雕匠了,如果没有“人”这个主体来承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是空壳。“非遗”的主体是人,古建木雕是人的技艺,保持人才不断档已成当务之急。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中山三镇联合打造红木家具文化博览会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