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红木家具

王柯红木家具考试资料
当前位置:王柯红木家具 > 红木资讯 >

2025年中国木雕:创新力推动产业发展2025年

2025-07-25 王柯红木家具

  如何在木雕中处理好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机械手段的关系?如何改变当前“制作大于文化”的木雕生产状况?产业化进程中该如何强化木雕的文化属性,提升其文化附加值?这些一直是木雕界关心的问题。

  近日,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在创新中发展与引领中国木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与会者围绕“当代木雕发展与创新”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参会专家普遍认为,只有处理好传统文化积淀和现代技术运用的关系,加强木雕文化的塑造,注重材料、设计、技术等方面的处理,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木雕业的发展。

  提升文化附加值是重点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会长陆光正认为,木雕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要善于创新,要有能力吸收姊妹艺术的养料,体现一专多能。同时,木雕从业者要丰富自己的创作,必须练好内功,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艺术修养,创作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


陆光正《云龙花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萌、原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高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王小惠等参会专家从雕塑、绘画、装饰等艺术本质揭示木雕艺术发展规律,提出木雕发展需坚守其艺术性、思想性和创造性。他们一致认为,木雕发展“三性”的坚持,是木雕业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原则。

  提升木雕作品的文化附加值,能有效地培育市场,避免粗制滥造产品充斥市场。比如随着旅游市场和收藏市场的不断升温,木雕旅游纪念品在各地旅游市场与景区备受欢迎,而且价格不菲。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虞定良认为,木雕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设计思路单一,没地方特色,极少抓住景点内涵、当地文化进行设计开发;其次,木雕旅游纪念品制作工艺水平低下,很多旅游工艺品生产环节粗制滥造的情况严重,质量低下,加上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和行业等级标准,价格定位准确性不够,不是太高就是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