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面上的明示卡
 传统红木市场仍然像古玩市场一样,成交全凭“眼力”
自8月1号开始,红木家具新国标开始在发布实施,然而其在市场实施和反应如何呢?让记者带我们一起走入广州的市场去探查一下。 多数没有“明示卡” 在番禺一家卖场的“红木家具区”,至少有十几个红木家具品牌,大多数门店采用了统一发放的“商品价格牌”,但是内容没有达到“新国标”所要求注明的内容,个别品牌另外再给每件(套)商品加一张《合格证》,只有“合格”两字,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信息。导购解释,这是厂家的合格证。 在大家所关心的材质问题上,仍然存在“混水摸鱼”的情况,“红檀”、“檀香”等不规范的名称仍不少见,专家刘憬坤告诉记者,这些名词很含糊,可以作很多种解释,如果发生纠纷,消费者无法维权。在荔湾、海珠的大卖场等也都发现了类似的情况,多数商家表示,对于“新国标”的信息还是从新闻媒体得知,或自己从网上搜索,至今没有接到过有关的通知,更不知从何途径了解。 专业市场“依然故我” 在芳村一家花鸟鱼虫市场,一二楼云集了很多红木家具,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卖场的气派不大,但是档次不差,不起眼的门店也有上千万元的货品,但是而记者在现场看到,不要说“明示卡”,连一张“价格牌”都没有,多少钱全凭档主一张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