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芦山县根雕成“都”之路2025年

“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于2025年1月11日诞生在四川省芦山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1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有关专家对芦山县乌木根雕产业的生产、销售、人才培育等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评后一致认为,芦山县乌木根雕技艺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产业初具规模,芦山县委、县政府对乌木产业的发展措施有力。“芦山根雕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有底蕴,产业振兴有规划,资源利用有措施,人才培训有思路,从业者对产业发展有信心。”因此,专家考评小组决定,将芦山县原申报的“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乡”升格为“中国乌木根雕艺术之都”。由“乡”升为“都”发生在三天之内、两夜之间。这是源于芦山县根雕产业十年发展的艰辛历程对大师们的感动;这是源于芦山根雕天人合一的技艺精湛对大师们的震撼;这是源于大师们对芦山县委、县政府十年来刘十庆、廖磊、何树平、李春模、吴宏、范继跃、王华等四任书记、六任县长在培育根雕产业上承前启后、精诚团结、坚忍不拔精神的钦佩和肯定。本人虽然参与了芦山县申报的大部分过程,但对芦山发展根雕产业的经验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路还缺乏深入的总结与思考。为此,最近我带着芦山县根雕成“都”之路是怎么走过来的和成“都”之后怎么走得更好的问题到芦山作了一番专题调研。
(一)芦山县根雕产业的兴起是受“石材王国”没落的形势所迫。
雅安干部,特别是老一点的雅安干部都知道,芦山县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经济发展一直都非常困难。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雅安地区随着“三头”(石头、木头、水头)开发热潮的兴起,芦山县大搞石材开发。几年之后,便成为了省内外闻名的“石材王国”。在芦山县,石材产业发展最红火的1997年,石材加工企业达308家,从业人员达2.3万多人,石材产值18425万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70%,税收502万元,占当年县财政收入的40%。任世斌,竹国张两位老共产党员带头办石材企业,跃进了当年中国乡镇企业百强领军人物的前五十名。但好景不长,随着花岗石资源的枯竭,市场情况的变化,国外石材产品的进入,人工合成板材的发展,加之芦山石材辐射、变色、水缝、价高等自身缺陷,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逐步萎缩,下滑速度加剧,“石材王国”由摇摇欲坠到彻底崩溃。这让经济状况本来就很脆弱的芦山又回到了困难的境地。此时此刻,芦山县的领导和群众都在苦苦思索:石材发展断路之后,芦山向何处去?芦山县的领导和群众清醒地看到,“石材王国” 的没落固然是坏事,但“祸福相倚”,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变为好事。上下都深知,“石材王国”时期不仅为芦山群众的致富带来了一段黄金时期,形成了一定的资金积累,而且更为芦山培养了一批搞开发、会经营的人才。因此,石材产业不景气之后,一批石材企业的骨干到外地去从事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些骨干则在芦山就地转业“突围”,从事石材雕刻,再由石材雕刻转变为根艺雕刻。现在芦山根雕的领军企业――天功艺术馆及其老总彭富伦,大自然根艺厂及其老总刘毅恒就是由石材到石雕,再发展到根雕这样的典型。这一个“王国”的没落再到另一个产业的兴起过程中,芦山县的领导们发现了新的出路,抓住了机遇。

推荐阅读:
- 上一篇:2025年福州木雕艺人工资赛过教授月入数万元者不在少数2025年
- 下一篇:没有了